2008-01-29

每個人心中,都有「設計」兩字。

一開始讓我們先來搞懂「設計」是什麼東西。廣義的來說就是「有目的的創作行為」,在設計的過程首先會收集好齊全的資料,漸漸的生出最後的成品,這當然是非常廣義的解釋,因此似乎很輕易的可以套用到很多事物上面。而過程中所衍生出的問題、議題,還有相當多的論點都是設計值得去慢慢玩味的地方。

這樣看來設計是無所不在的,在任何地方都需要「設計」,程式設計,網頁設計,工業設計,場景設計,建築設計等等說不完的設計種類,設計使一件事在更好的計畫和思考下被完成,因此在越來越專精的職能發展上,設計被獨立出來成為專業的領域,學設計的人設計的能力並沒有比較厲害,就像每個領域一樣,在TOP的人始終就是TOP,而大多數的人是在環境和督促下讓自己的大腦整天被設計的邏輯給激盪,就像我唸建築系,課業繁重首當其衝,再來就是整個環境讓我一天到晚都活在建築的脈絡之中,不停地不停地去吸收相關的知識,這就是訓練,讓你浸淫在這個大環境,再沒sence的人都可以有意的塑造成思路清晰,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的設計師。

沒錯,即使社會上的大部分人沒有受過此類的訓練,但我堅信,「設計」是人類的本能,是深植在每個人的思考行為裡面,當你從書包裡面拿出鉛筆盒要將它放到桌上的時候,此時設計行為已經產生,你在想你到底要放在哪個位置這樣換筆時會比較方便,要開著蓋子嗎?還是不要?好像把筆都先拿出來比較方便...。基本上,你就只差把流程圖給畫出來了。

「設計就是要讓生活更好」,注重了設計身心靈無形之中會因此而滿足,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更簡單,書本和鉛筆盒在書桌上形成完美的比例配置,念起書來就是爽,筆記就算是只有自己在看,但排版和字體美觀到爆炸,看起來爽就夠了,我之所以將「設計」兩字定義的這麼的廣泛,無疑是希望在每個人心中都能存有設計的概念,因為,這社會不夠嚴謹,這社會看起來不夠得體。

2 則留言:

  1. 那個,得體的英文可以是decent,那順著這個話講,只要是著把事情,不管是一個鉛筆盒,或者是一個案子,乃至於更多意義上的軟體硬體,思想是軟體,作業系統也是軟體,都能decent的話,設計之始也。那如果我們再去看decent在一些評論文章或者散文之中被用在哪哩,那麼我們還會對這個概念有更多的體會。例如一些評論政治人物的,就會希望他們做人要decent,那這個是decent的衍伸。我覺得如果一直得過且過是很不負責的,至少,學了就可以有一個開始,畢竟世界上的道理總是有相通的地方,每個領域到了最高境界的時候就又歸一了。所以在那邊說阿,我會這個就好了,阿你那個設計或者生活是甚麼鬼,那這樣是不行的。所以說一個宿舍生活環境,或者一個電腦的排佈,一個餐廳的經營,都要去不斷嘗試,試著把他decent。那當然所謂衣食足而後知榮辱,那你可能一開始要賺錢,那有了一定的基本盤以後你就可以開始嘗試朝向更高的層次去嘗試嘛!也許收入或者社會階層有差異,其實我覺得差異只在收入啦,那收入夠不夠又是因人而異的。那反正到了一個夠生活的累積程度,那你就應該在你的專業上精進。所以工人、漁夫,也都可以很有decent的面向,並不是說只有住在首都特區的人才有本錢decent,如果我們把decent定義做一種態度也許會比較容易實行?那當然說回設計,也許有一些人的設計感,鉛筆盒感,電腦感,是不一樣的,那這個就很有討論的空間了。因為到底甚麼是decent就會有爭議。比如一個人窩在宿舍被窩裡面一個禮拜,他覺得他自己很舒適,那別人覺得很骯髒,那這兩種價值觀的decent就不一樣了。所以也許有一種普世的decent感是存在的,當然也可以是妥協的,塑造的,比如民主。價值觀的問題就比較麻煩,到底有沒有普世的decent呢?這個時候並不能拿陳昇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關你屁事。這種說法來做搪塞。也許每個人take care their own business well 也是一種方法。道家講清靜無為,就是認為塑造出來的共同價值觀會造成世界混亂,所以不如讓每個人做好自己本分內的事情任其自由發展。所以他是相信每個人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所以說試著把事情做好,不然等到我輩執政掌權,明知其不可為,我也要以強力高壓手段為之!!!

    回覆刪除
  2. -> Morals
    說是一種態度則是很能切合我想表達的重點,不管出身貴賤、收入高低,對於生活的guts(對應你的decent)的掌握尤其重要。
    「衣食足而後知榮辱」此句更是重要,吃都吃不飽了我還要活的有質感?但也不能因為只想吃飽而屏棄了該有的生活態度,何不看看「澄果設計」,要是蔣友柏靠他的「蔣」姓拉到生意,那員工可是會瞧不起他憤而走人的!
    道家很消極,消極到連想點辦法去改變他人都懶,下個不負責結論,如果你創造的價值觀可以造成世界混亂,你也真他媽有屌到!

    回覆刪除